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时间:2025-05-25 00:14:10 浏览量:54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随着生活水平的合同不断提升,人们对房子的陷阱装修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意市场上各家装修公司的增项装修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以致近年来涉及装修的警惕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近日,房屋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披露显示,大套消费者投诉的合同设计装修问题主要集中在合同陷阱、随意增项、陷阱装修购材套路以及质量问题等4个方面。随意

装修合同陷阱主要表现在虚构主体资格、增项装修资质,警惕在使用材料、房屋工艺要求、大套施工期限、合同验收方法、质量保修、违约责任、争议的解决办法等方面做文章,设计师的承诺不写入合同,导致消费者吃哑巴亏。

随意增项是众多装修“套路”中最让业主反感的一项。很多装修公司前期设计师以“低价缺项”的手段诱导客户签约,在装修过程中再由工人以各种借口让客户增加项目,以停工来迫使消费者付款,不懂装修的业主虽气愤但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尽早完工无奈掏钱。

装修时,需要使用的装修材料要么自己买,要么装修施工方提供。现在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时间选购建材,装修材料都是装修公司提供,这时候装修公司可能会在数量、品牌上做文章,一些无良的装修公司会以次充好,赚取暴利。在家庭装修过程中,装修材料不环保、以次充好等问题引发索赔的纠纷不在少数。

装修中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电、门窗、吊顶等项目上,工人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常常导致刚刚装修好的房子就出现乳胶漆开裂、瓷砖脱落、吊顶脱落、漏水漏电等问题,非常影响消费者的生活。

虽然消费者有各种途径可以维权,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据了解,调解机构对装修公司没有任何约束力,诉诸法律途径又耗时耗力,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且一些装修公司利用消费者不懂装修,签订的合同都是对企业有利,让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

浦东新区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装修前,学习一些装修的基本常识,了解家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掌握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家装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尽量选择资质齐全的大型家装公司。家装企业不仅应当具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还应当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一定要求家装企业将口头承诺写入合同并盖章。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要注意审核条目内容。合同的乙方是否就是所选用的家装企业。合同中是否明确划分违约责任以及是否明确争议的解决方式。还要仔细研读工程概况,做到心里有数。此外,还要注意保留家装过程中的每一个凭证。尤其是装修中间环节产生的收费,一定要注意保留收据或字据,作为日后纠纷调解过程中的凭证。

典型案例1

消费者余女士投诉称,2020年6月27日,其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合同约定2020年9月25日竣工,工期60天。余女士称开工当天被工人骗去300元保护家具的材料费。施工过程中,余女士还发现对方提供的门套材质与合同约定不符,遂提出异议,但工人不闻不顾仍坚持安装;对于部分订制的产品,对方以各种理由称无法提供;施工期间工人索要费用否则就停工,无奈下支付增加款6000元。

经消保委现场调解后,经营者同意赔偿门套及退还部分费用,但施工队长事后又提出增加费用,要求消费者再支付2000元。余女士表示按合同减去的项目和赔偿费用已经高于尾款和对方增加款,故不会再付给经营者工程款,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典型案例1

黄女士投诉,2020年9月9日,其与一家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半包合同,约定2020年11月30日竣工,工期60天。由于施工质量导致返工,约定日期无法竣工。因装修租房在外,造成黄女士额外产生租房费用,且工期未定,严重影响其自行订购的厨柜、地板、木门等建材的安装。

经浦东新区消保委现场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提高延误工期的违约金,并约定了具体每项工程完工的期限。若还是因为经营者施工质量导致工程不能完工则补贴消费者房租。

 

责任编辑:24
产品中心
文化
中心
综合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白山市和马居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友情链接: 广西区市场监管局出台16条“新政”支持战“疫”  广西百色组织公职律师团进企业开展普法宣讲  强化安全监管保障 湖北武汉助力学校开学复课  福建检定校准2000多台件测温类器具  强化安全监管保障 湖北武汉助力学校开学复课  湖北将严打口罩等防控物资价格违法  熊孩子4万“救命钱”玩游戏 深圳市消委会协调获退回  广西百色组织公职律师团进企业开展普法宣讲  吉林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熊孩子4万“救命钱”玩游戏 深圳市消委会协调获退回  涉销售不合格口罩!上海市青浦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好药师青湖店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消费提示  广西桂林出台校园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  网店老板直呼暖心!浙江金华人性化执法护航复工复产  一名日照市场监管人的战“疫”日志  福建公开征集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办法修改意见  一男子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刑六年半  广西贺州:涉老食品讲座走进老年大学  手术医师无在华行医资格 美容门诊部被判三倍赔偿  福建泉州3部门公开征集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犯罪线索  广西融安:守护校园消费安全  严查严打!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强化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工作  广州市荔湾区:刚柔并济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湖南怀化加强监管 规劝餐饮店主和消费者主动取消订餐  哄抬价格怎么认定?湖北发布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理意见  最高被罚100万!河北公布第九批疫情防控期间违法典型案件  最高罚200万元!河北公布第一批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典型案件  青海海西:八大专项行动护航“两品一械”安全  广西融安:守护校园消费安全  一男子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刑六年半  警惕“免费午餐”背后的农资促销陷阱  陕西开展转供电环节加价重点治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福建公开征集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办法修改意见  一男子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刑六年半  厦门发布首个医疗机构实施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地方标准  想收闲置却屡遇商家 众多职业卖家抢占二手平台  陕西宝鸡公布疫情防护用品典型违法案例  广西市场监管部门严查网售野生动物商品行为  库存不足被“劝退” 合同成立应履约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消费提示  厦门市海沧区:指导完成国际商标注册 护航企业顺利出海  广西开展电线电缆“铝你铜行•护航安全”倡议活动  北京推进2.6万台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  广西桂林出台校园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  广州市荔湾区:刚柔并济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兰州新区消协发布疫情防控倡议书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优化程序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强化安全监管保障 湖北武汉助力学校开学复课  福州召开口罩产供销对接会 保障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  精神病患者大量购买工艺品 法院判合同效力待定